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燕 大 亮 点
 中国科学院院士 1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10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12
 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3
 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2
 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1
 国家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14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4
 国家重点实验室 1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1
 国家重点学科 5
 国防重点学科 5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1
友情链接
燕山大学
燕山大学招生就业处
燕山大学教务处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燕山名师
 
何巨龙:天道酬勤,在寂寞中书写别样人生
发布日期:2017年09月07日 00:00  新闻来自:本站原创

  

  何巨龙,河北省张家口人,生于1958年6月,十年动乱贯穿了他的小学到高中生涯,1978年考入河北机电学院。1982年毕业后从事管理工作,闲暇时自学不辍,于1988年考入燕山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开始从事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1996年被评为副教授,2001年被评为教授,2004年于燕山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6年晋升为博士生导师。目前主要从事新材料及材料物理方面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最近获得了2007年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何巨龙老师的办公室陈设简朴,除了电脑、桌子、书柜之外,几乎再无他物,简朴之中,弥漫着雍容大方之气,一如何老师的为人。深秋的阳光斜照着天蓝色的窗帘,何老师温文尔雅,简朴的办公室温暖如春。
  “我的性格比较适合做学问,对科学研究比较有兴趣”,何老师语气舒缓而平和,过去的经历如泉水汩汩流出:“‘文革’开始时正上小学,‘文革’结束时刚好高中毕业。”在那荒芜苍白而又单纯的十年中,学习成了政治的配角;但在动乱中,何老师没有丢下他的课本。高中毕业后,何老师在一家纸箱厂当印刷工,工作之余苦学不已。1978年,也就是恢复高考后第二年,他考入河北机电学院金属材料及其热处理专业,这对走过十年动乱风雨的人来说是一个新起点,意味着从此可以安静地坐下来读书了。但毕业分配却让何老师略感失望,与专业不符的管理工作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让年轻单纯的何老师有些茫然,但读书自学的习惯却始终没有改变。机遇只青睐有准备的人,1988年何老师考入燕山大学金属材料及其热处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天性谦和的何老师总是吝于谈论自己的科研成就,只是说自己是一个干活的人,成绩的取得是课题组共同努力的结果。在采访中,何老师多次提起自己的导师李东春先生和田永君院长,他认为自己的成就全仗导师指导有方。但是何老师的谦虚丝毫不能掩盖他在科研上的不凡造诣,1991年硕士刚毕业,何老师就加入了李东春老师领导的课题组,当时称为“复合材料研究室”,也就是现在的“新型亚稳材料研究室”,参与了课题组金属短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和产品开发。其中“金属短纤维补强的透气性陶瓷材料”项目获1993年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机械振动切削法制造金属短纤维技术研究”项目获1992年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年开始从事轻元素新材料的实验研究和理论计算。
  何老师的研究方向是关于新型轻元素亚稳化合物的研究。刚开始做研究时,学校实验设备条件比较落后,没有合适的科研器材可以利用,何老师带领学生自己动手制造了一个炉子用于B-C-N新材料的制备。何老师自豪地说:“我的第一篇论文就是这样烧出来的。”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要有一颗执著而耐得住寂寞的心,才能这般从容淡定。何老师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人,“我不在乎外在名利,我的兴趣在于科学研究”。一个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自己兴趣上的人,才能在寂寞中绽放出生命的激情,舞出绚丽的舞步,才是一个真正幸福的人。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做出了一系列创新研究工作:在理论研究方面,何老师所在的课题组发挥团队协作精神,首先提出了“极性共价固体的硬度”这一困扰了科学界一个世纪的共价固体硬度的微观模型,在此基础上,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发现了“在同类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有时也存在离子性”,并提出了描述这种离子性的新标度。该发现发展了经典的化学键理论,撰写的论文“B12二十面体中B-B键的离子性”发表在2005年1月14日的美国《物理评论快报》(Phys.Rev.Lett.)上,Phys.Rev.Lett.审稿人认为:“实际上,通过引入一个新的标度能够将离子性普适化的结果是重要的,在概念上和实用上都是如此”,“B12二十面体中无极性的B-B共价键存在0.37这样如此大的离子性确实是一个意义深远的结果。对于通常意义上的共价键而言,这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性质,通过一个简单而清晰的代数运算就能计算,要理解它并不需要深奥的理论背景。基于这些特征,将会有很多物理学家、化学家和材料学家对此感兴趣。”随后,他采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B2CN和BC3晶体可能的结构,发现t-B2CN和t-BC3晶体具有一定的金属性,是一类新型导电超硬材料,可望在新型电子学器件上获得应用;在实验方面,用化学法制备了一种乱层石墨结构的B2CN化合物,在高温高压下获得了一种正交结构的B2CN晶体,这种晶体的X射线衍射结果被ICDD(国际衍射数据中心)收录为X射线衍射标准卡片。为了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何老师耐住寂寞,攻读了六年博士学位,所撰写的博士学位论文《B-C-N新材料的实验合成与相关材料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近日喜获2007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可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天道酬勤。
  博士毕业后,何巨龙教授获得了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两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从1998年读博士起到现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在Phys.Rev.Lett.、Appl.Phys.Lett.、Chem.Phys.Lett.、硅酸盐学报和金属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被SCI收录35篇,有15篇被SCI引用70余次(其中他人引用5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