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燕 大 亮 点
 中国科学院院士 1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10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12
 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3
 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2
 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1
 国家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14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4
 国家重点实验室 1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1
 国家重点学科 5
 国防重点学科 5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1
友情链接
燕山大学
燕山大学招生就业处
燕山大学教务处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燕山名师
 
夏怀成:用爱与责任践行“大学教师”的职责
发布日期:2017年09月07日 00:00  新闻来自:本站原创
  夏怀成,男,1962年3月生,47岁,工学硕士学位,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东北林学院机械系。1984年7月-1993年8月于吉林黄泥河机械厂工作,曾任技术厂长。1993年9月-1996年4月于东北林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96年5月-2004年8月在北华大学任教,2001年被评为副教授。2004年8月至今,被引进到燕山大学车辆与能源学院车辆与交通工程系任教。2005年就任车辆与交通工程系系主任。2005至2006年度曾先后两次被评为燕山大学师德先进个人;2008年被评为秦皇岛市“学宪法、懂法律、做合格好公民”先进个人;2009年春,被评为燕山大学“感动你我,温暖燕大”雷锋式人物;荣获2008年度燕山大学“师德标兵”称号。2008年度其主持的项目“2008年本田(中国)节能竞技大赛节能赛车的研制”获得3万元燕山大学校长基金支持;2009年被推选为中国第一届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规则委员会委员。

  在燕山大学有这样一位默默无私奉献的教师,他讲课非常受学生欢迎,每次评教都是优秀,位列全校任课教师前茅;他花费心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在三届节能车大赛的参与中帮助学生成长;他为了学院学科建设积极奔走,努力克服困难改善教学科研环境;他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教授学业推荐工作,倾注了全部的爱与责任。他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在践行中真正诠释了“大学教师”的责任与内涵。他就是2009年度燕山大学“师德标兵”获得者,车辆与能源学院车辆与交通工程系系主任——夏怀成老师。

爱岗敬业,亲力亲为,教学成果突出

  “认真,敬业,负责”是车辆与能源学院安子军书记、韩宗奇院长对夏老师的评价,这也是几乎所有被采访师生对夏老师的评价。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他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乐于奉献,治学态度一丝不苟,“对得起学生,对得起教师这份工作,上好每一次课”是夏怀成老师作为“教师”的宗旨。
  为了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夏老师全身心地投入,起早贪黑地备课,虽然承担了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担子很重,但每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极好,至今,每学期各门课程都获得了学生的好评。他的教学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活泼,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同学们对他授课的评价总是优秀,自学校实行学生网上评价教师教学效果以来,对他的评价成绩总是在全校任课教师中名列前茅。2008年,由夏老师主讲的《汽车构造》课程,是车辆学院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第一次申报精品课时,就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2004年夏老师初来燕大时,车辆与交通工程系刚刚成立,专业教师极为紧缺,在这种情况下,夏老师承担起了交通工程系繁重的教学任务。第一个学期,他讲授五门课程,每天都在不停地讲课,一周下来,累得筋疲力尽。随着交通运输专业的不断发展,教师队伍也在不断扩大,但是夏老师并没有因此而减少教学工作量。五年来,他讲授的专业课程多达七门,连年超额、超负荷、高质量地完成教学工作。此外,他还不计工作量、不计报酬地完成了许多其它教学工作。讲到这里,夏老师却笑着对记者说:“讲课多也有好处,我讲的这些课形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讲过之后我可以更加清楚全面地了解学生们的掌握程度,并且在之后的教学中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
  夏老师从事教学工作已有十四年,虽然该专业课程他多数都已上过,且已经很熟悉,但是无论多么熟悉的课程,在上课之前,他都会拿出时间备课。他坚持每次上课前提前一小时来到办公室,熟悉一下讲课内容,进入教学状态,“科学技术每一年都在进步,每一年都有新的知识产生,这些东西有必要让学生们知道,我要在教案中不断融入新的东西,新的知识点,而且要安排好语言逻辑结构,这些都是要认真准备的,不能因为熟悉就懈怠。”夏老师严肃地说道。夏老师对待教学工作的尽职尽责,车辆与交通工程系年轻教师邸立明老师深有感触,他回忆说:“夏老师每次上课前都要花上近一个小时看课件,组织讲课顺序,引入知识点,添加新的例子,作为老教师还这么认真备课真的很难得。”
  夏老师对待教学的认真态度也给他的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汽车构造》这门课,信息量大,内容抽象,不好理解,有时候夏老师讲课时学生理解不了,他就超学时上课,一定要让学生们理解好课堂内容。大四学生闫伟静向记者讲到,有一次,夏老师在课上想了各种方法让同学们理解一种新型发动机的结构,但是由于同学们缺乏三维立体思维,几番尝试下来,效果都不理想。于是他就让同学们五个人一组去实验室观察发动机实物,然后给同学们现场讲解,就同一内容夏老师反复耐心地讲解了十几遍。“我们都觉得夏老师太认真,太辛苦了。”闫伟静感动地说道。对此,夏老师笑着说:“如果全班同学一起去,虽然讲解一遍我是轻松了,但是只有最前边的几个同学能看清楚,后边的同学依然什么都不了解。如果让同学们对发动机有感性的认识,真正理解知识内容,就必须让每个人都能看到发动机,摸到发动机。”正是这种爱岗敬业,时刻关心学生的态度,让夏老师赢得了同学们的敬重与爱戴。
  “亲和、温文尔雅、有感染力”是学生们对夏老师的一致评价,虽然夏老师说自己当教师讲原则,当学生犯严重错误时他会真批评。但是在同学们的心目中,夏老师非常有师者风范。他温和的表情,简单的开场白,毫无修饰地自我介绍,详细地询问大家学习情况时的和蔼神情、亲切话语都曾打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心。夏老师非常注重上课时的形象,走进教室的他,总是身穿正装,衣着整洁,精神饱满,“这是对学生的尊重,也能体现出我对所教授课程的重视,会给学生带来好的影响。”他面带和蔼的微笑,对记者说道。
  每次上课,夏老师都至少提前十五分钟来到教室,给同学们放一些与课程相关的视频资料和前沿研究成果。“这些东西都很吸引学生的眼球,久而久之,同学们都知道我课前会放有用的资料,就很少出现踩着铃声进教室的情况,更不用说逃课的了。”夏老师高兴地谈道。
  业务能力强,讲课好,是韩宗奇院长对夏老师教课的肯定。上课的时候,他不接电话,也从不拘泥于照本宣科。他大学毕业后曾在汽车相关企业工作过9年,有过在机械厂任技术厂长的工作经历。生产一线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夏老师的教学工作帮助很大。在教学过程中,他十分注重将专业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与本专业所面临的前沿问题相结合,擅长恰当融入生产实例,补充大量的论证与分析,以提问讲解的方式启发学生,创造师生互动交流的良好氛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教学风格。
  即便是课间,夏老师也很少坐下来休息,他总是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们中间,和同学们讲讲话,聊聊天。夏老师说:“这是在给同学们传递一个信号,有问题赶快问。一些不好意思走上讲台提问的同学,可以常常趁着这个机会向我提问,弄明白课堂上的疑惑。”
作为一名教师,夏怀成老师特别重视教学和育人,认为这是教师的根本,并一直为之作着不懈的努力。他坚持在教学中以育人为本,注重同学们的收获与成长,使得同学们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素养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也因此受到学生的喜爱与尊敬。

精心指导,忘我奉献,全力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重视本科生教学和科研创新能力,是夏怀成老师的特色。除了繁重的教学工作之外,夏老师还倾注心力,注重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积极探索创新型教学模式。通过不断的探索,他总结出了很多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方法和经验,把车辆学院的大学生创新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使之成为燕山大学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生力军。
  指导赛车和大学生创新型实验计划是夏老师的两大块工作。夏老师认为,本科生不仅要学好基础知识,也需要在科研实践中着重培养科技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只学习了书本上的知识,并不一定就拥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没有创新能力,是得不到企业的认同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会加深同学们对书本知识的认知与运用。将所学的东西应用到实践中,变成自己的知识,这样才是真正掌握了所学理论。”这是夏老师鼓励培养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初衷。
  为培养工程实践能力较强的人才,大胆探索创新型教学模式,几年来,夏怀成老师利用假期和休息日,精心指导,忘我奉献,带领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成绩突出:他带领学生参加了三届本田(中国)节能竞技大赛,稳居国内高校前十;他指导的参加节能车竞技大赛的近两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优秀率非常高:2008年50%,2009年80%,优良率100%,且2人毕业设计获校级优秀;他指导学生成功申报7项国家级创新实验计划项目,获得1项国家级创新实验计划项目论坛成果展;他建立了1处大学生创新活动室,建立了2个科技创新团队,即本田(中国)节能竞技大赛赛车研制团队和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研制团队。在组织、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夏老师坚持“以点带面,逐步扩大辐射范围”的原则,以自己的科研课题和节能赛车研制为发起创新活动的“点”,在创新活动中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衍生出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从而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并且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人数逐年增加。至今,参加夏老师团队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人数比例,大四的已达50%,大三的参加国家级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的有17%,参加校级以上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的有近30%(含国家级),参加方程式赛车研制的有15%,合计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人数占车辆工程和交通运输专业学生总人数的近45%。此外,最近通过组织方程式赛车的研制活动,还吸引了其它学院的学生参加到创新活动中,进一步扩大了学生的受益“面”。
  通过实际的科技创新活动,夏老师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带动了更多的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热情,探索出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新方法。2008年,夏老师带领的学生创新团队设计和制作的节能赛车在参加本田(中国)节能竞技大赛中取得了1L油行驶421km的好成绩,名列全国各高校第六名(共66所高校参赛),车队事迹受到了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节目、河北卫视、搜狐网、新浪网、秦皇岛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的特别关注和报道,为燕山大学争得了荣誉。因此,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当年校领导从校长基金中拨出专项资金,支持他们再次进行节能赛车的研制。
  2009年夏天,夏老师在学校教工足球赛上不小心拉伤了腿部肌肉,好几天不能活动。但夏老师还是忍着病痛代表燕山大学参加了在同济大学召开的中国第一届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研讨会,他带病到场的精神受到了组委会的高度赞扬。与会者几乎都是清华、北理工、北航等国家重点211院校代表,而凭借着夏老师所带领的团队在前几届本田节能车比赛中的杰出表现,燕山大学得到了首届方程式赛车组委会的重视,从而成为20所参赛院校代表中少有的几所非211高校之一。夏老师还被推选为大赛规则委员会委员,将参与大赛规则的制定。夏老师满怀激动地说:“这不仅是对我们车辆学院车辆工程与交通运输专业的认可,更是对燕山大学发展的认可。”如今,夏老师又积极地筹备,组织学生制作有别于单项竞技指标的节能赛车,对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性和制造成本控制等综合性能要求较高的方程式赛车,准备参加首届中国大学生方程式车赛,以使更多的学生得到动手实践能力的锻炼。此外,他还带领着研究生进行新型发动机的研发工作。
  2007年7月,为了给学生营造从事创新活动的环境与氛围,引导学生产生创新科技活动的兴趣,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在校院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夏怀成老师组织学生创建了车辆与能源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室。据夏老师介绍,这间实验室虽然阴暗、潮湿、简陋,但却给学生们提供了施展才华、尽情发挥想象力、放飞科技创新梦想的平台。学生们以它为家,东拼西凑桌椅,自备电脑,其乐融融。这里产生了难以想象的吸引力,本学院和外学院的对科技创新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们,常常来这里参观学习。在这里,夏老师带领学生们克服困难,研制出了三辆节能车,连续三年在节能车大赛上获得佳绩;在这里,他们发明了“转向轮定位参数可调节装置”、“双火花塞点火系统”、“进气扰流单向阀”等科研成果;在这里,衍生出了7项大学生国家级创新实验计划项目;也是在这里,诞生了燕山大学第一项大学生国家级创新实验计划项目论坛成果展,他们还前往南京东南大学做学术交流。夏老师说,不久的将来还会在这里,他所带领的团队将研制出第一辆“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去参加明年的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方程式车赛,进而派生出更多的创新项目。
  回忆起实验室里的点点滴滴,夏老师的认真、关爱和无私奉献精神让课题组同事和同学们都感慨良多。在06级车辆工程专业张杰同学的眼里,夏老师在赛前和赛后呈现出“双重性格”,督促与鼓励并用。比赛前,夏老师对大家的要求极为严格,一丝一毫的纰漏都不会放过,可以说到了“锱铢必较”的地步;但是比赛之后,不论结果如何,夏老师都会把成绩放到一边,想方设法给大家信心,鼓励宽慰同学,逗同学们开心。最令同学们感动的,是在项目前期资金极为短缺的情况下,为了不让项目停止,夏老师自掏腰包,垫付了将近一万元。“很多老师听到没有报酬都不敢接我们的项目,而夏老师还在自己掏钱支撑我们的项目,特别让我们感动和自豪。”张杰同学由衷地感慨道。
  在节能赛车的研制过程中,包括暑假时间,夏老师一直紧张地带领学生们进行实验,同甘共苦,克服困难,有时在奥体中心的广场上试车一待就是一上午。在07年和08年两年的节能车大赛前夕,赛车都是在临近比赛前几天的试车时出现了较严重的意外事故。看着自己的心血,夏老师带领学生们在痛心的同时并没有放弃,而是分析原因,和学生们一起昼夜奋战,修复赛车,研究方案,解决问题,着急了就用粉笔在地板上画图讲解问题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原理。经过大家共同的付出和努力,最终在比赛前使得赛车基本恢复到发生事故前的水平。虽然比赛过后都留下了些许遗憾,但夏老师和他的学生们也一次次创造了佳绩,在困苦挫折中收获了一份份喜悦。“我们老师一直跟我们在一起!”透过学生们自豪的话语,记者仿佛看到了夏老师和学生们彼此的爱交汇在了一起,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和暖流,共同为了理想的目标在不断地努力!
  夏老师对学生的指导精心而严格。由夏老师指导的做国家创新型实验项目《基于单缸四冲程机的直流扫气式二冲程的性能研究》的大四学生史云鹏讲到, “夏老师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特别是在写合同书的过程中,夏老师把我们叫到办公室,对其中的专业术语,一字一句的推敲。我们出论文的那个时期,夏老师有事出差,虽然是论文是交了上去,但回来后,夏老师还是为我们仔细分析,指出了论文有待改进的缺点。在我和夏老师去南京参加大学生创新论坛的时候,夏老师仔细留意各个高校的实物展板,回来后在课堂上作为教学实例,将其中的优秀创意一一给我们讲解,让我们了解学科前沿。”
  在理论教学中鼓励创新,启发式指导也是夏老师的一大特点,“我在指导学生搞科研创新的过程中只是提供思路,教给学生方法,我希望学生们都能够超越我。我有一个发现,那就是学生们有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其中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还有些看似不合理,但经过学生们的探索实践,却能变换路子最终将其实现了的。所以我不会阻止学生去想去做,让他们自由发挥,只有在学生走不下去的时候,我才给他们讲解其中的道理,帮助他们分析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够把知识理解得更透,也记得更牢。”夏老师经过不断的探索总结,归纳出了包含“引导、激励、启发——培训、帮助、带动——自主、交流、提高”三个阶段的科技创新活动指导方法。他通过举办“汽车新能源——氢能和氢能汽车”、“大学生如何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等讲座,“本田(中国)节能竞技大赛参赛总结”宣讲会,以及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召开大学生国家级创新计划项目申报会,来引导、激励、启发学生开展创新活动;随后,夏老师集中组织对参加创新活动的学生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能力,引导他们走上独立思考、独立研究的道路;最后让同学们在自主的氛围中,通过师生交流、总结等形式达到自我的升华和提高。
  夏老师认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为确保这一理念的实现,组织好人数众多的大学生创新活动,他围绕车辆工程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特点,创建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组织机构和“倒金字塔式”的学生创新团队模式。
  在夏老师的创新活动组织机构中,他担任总指导教师,由一名研究生和一名大四的本科生做负责人。机构下设10个部,分别是:发动机部、制动系部、转向系部、传动系部、车身与车架部、电器电控部、整车总体布置部、成本控制与商务报告部和培训部。每个部都有一名敬业、经验较丰富的学生做负责人。夏老师还介绍说,以后还要结合方程式赛车的研制给每个部配备一名指导教师,包括其他学院的老师。
  做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学生创新团队是关键。夏老师在实践中深感在团队的发展中成员的知识传承性非常重要。通过积累,在节能赛车的研制活动中,夏老师总结并运用了一套“研究生带,大四的做,大三的学,大二大一的看”的传帮带方法,他所带赛车团队的结构比例为:研究生10%,大四本科生50%-60%,大三本科生20%-30%,大二大一学生10%,使节能赛车的研制工作得以在几届学生中延续,保持水平稳定,连续取得佳绩。
  指导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牺牲节假日休息,甚至很多私人时间;并且,指导这项活动几乎没有什么报酬,也无助于晋职。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一心朴实的为学生的成长和学科的建设着想,才会产生忘我的工作动力,才能坚持做到耐心、精心的指导。几年中,夏老师为了学生们,牺牲了自己太多的时间,甚至影响到了自己的科研、晋职和读博进程。提到读博这个事情,作为车辆与交通系系主任的夏怀成老师谦虚而幽默地说道,“我的部下差不多全是博士,让我这个硕士去管理博士,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现在在职读博。”
  其实,记者通过这段时间的联系采访就已经发现,夏老师确实太忙了,时间很紧。车辆与交通工程系起步较晚,师资不够,作为系主任的夏老师从周一到周五基本全部满课,再加上指导学生们占用了大量业余时间,夏老师留给自己的时间真的是太少了。对此,安子军书记和韩宗奇院长都对夏老师的忘我奉献精神给予了高度赞扬,同时也都为夏老师的个人发展着急。安子军书记也是夏怀成老师的导师,他说道:“全力投入本科生教学与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是一种兴趣,回报很少。夏老师在这些方面所付出的心力是很多老师所不能比的。一个大学教师不计较个人得失,把有限的精力全都投入到学生的培养当中去,是十分难得的。作为导师,我在肯定他的做法的同时,也总是督促他多花些时间在自己的学业深造和发展上。不督促不行啊,要不他又忙开了,忘了自己的事儿。”
  对此,夏老师坦言自己时间不够用,研究课题项目没有时间写,博士论文一拖再拖。他说自己也曾产生过动摇的想法,想腾出时间做一些自己的事。但是每当看到学生们渴求知识的目光,看到学生们因参加创新活动而获得的各种益处和能力的提高,他就放弃了曾经的想法,坚持做下去。夏老师把做这些事当做一种责任和兴趣,他觉得在承担责任的同时,指导大学生的创新活动也让他的生活更加精彩!夏老师相信如果学校有相应的政策鼓励措施,有正确的导向,会有更多的教师投入到大学生创新活动的指导当中,到那时,燕山大学的本科生教学会更加出色,而大学生创新活动面貌也会焕然一新,他对此很期待。
  但是,在采访收集资料时记者却发现,就是在这样忙碌的情况下,夏怀成老师在出色完成教学工作和指导学生创新活动的同时,其实并没有懈怠,他也在积极从事科研工作,五年来,他一共编写出了4部专业书籍。这让记者感到由衷地敬佩。

克服困难,积极争取赞助,努力加强学科建设

  作为车辆与交通工程系系主任,促进学科发展,建设好专业,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教学条件,是夏怀成老师始终放在心里的一件大事。由于学校经费紧张,几年来,实验室建设的经费投入不足,汽车结构件显得既陈旧又少。“汽车行业现在的发展非常迅速,学生们必须了解前沿的技术才能在这个行业立足,而我们之前的一些实验条件过于陈旧,有的发动机甚至是七八十年代的设备,这种条件下,学生们学到的知识是受限的,所以实验设备必须更换。”夏老师略显焦急地说道。
  为了改善实验条件,夏老师投入大量精力,四处奔走,积极多方联系汽车企业,争取企业的赞助。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沟通与等待,2008年,车辆与交通工程实验室先后获得了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的3辆碰撞车、8台新型发动机和6台变速器的赞助,总价值60余万元。这件事情过后,夏老师还与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联系,为日后的进一步合作打下了基础。谈到这一点,韩宗奇院长对夏老师表示感谢和肯定,他感慨地说,“像夏老师这样为学院、为学生认真负责、积极工作、无私奉献的教师,真是难能可贵,真希望多一些这样的好老师啊!”
  另外,据韩院长介绍,夏怀成老师还带头在车辆学院建设了第一个、也是现在为止学院最大的一个汽车发动机实验台架,这使得车辆学院的学生能更好地进行发动机性能实验,对实验教学很有助益。此外,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的赞助更是极大的改善了实验室条件,使实验室装备焕然一新,为师生们创造出了更好的科研学习环境。“把这些新机器往实验室里一摆,学生们就有事可做了,让他们去反复拆装,熟悉汽车、发动机构造。”夏老师一边自豪地向记者讲述着,一边拿起了他平时讲课用的厚厚的《汽车构造》课本,“我教授的《汽车构造》这门课需要学生有立体思维,只有让他们接触了实物,结构框架才能在他们脑子里建立起来,他们才能学得更好。”
  谈到交通系的发展规划,夏老师略显忧虑地说:“经过不断努力,专业实验室建设有所改善,但是实验平台特别是科研试验平台仍然不够。很多方面我们和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相比还有差距,特别是在科研方面差距更大,需要奋力追赶。但这又不是在短期内能解决的问题。发挥我们的长处,建设我们的专业的特色,把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的人才,是我们目前的首要任务。几年来,我们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搞得很活跃,仅今年一年学校立项的国家级创新型实验项目,30项我们就有5项,占到六分之一,两年中,全校50项国家创新型实验项目中我们占到了7项,这个成绩非常不错,以后我们还要在这方面继续做下去,把我们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办出特色。但是眼下,专业人才、教师问题却很难解决。交通系近年来的资金、教师双短缺的问题尤为突出,我也曾设想将系里两个专业整合,实现师资等资源共享,但是目前很多计划的实施都存在困难。所以只能克服困难,不断地努力去做!”
  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作为系主任和学院资格较老的教师,夏老师在日常的忙碌中非常注意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帮助。和夏老师同在一个办公室和一个课题组的邸立明老师描述说:“平时夏老师对我们这些年轻的同事都很关心,网上出现什么消息,凡是对我们有用的夏老师就会发短信通知我们。我刚来系里时,夏老师常常去听我讲课,听完后给我提建议,帮助我提高。比如说讲课要如何抓重点,怎么组织更好,例子要精挑细选,遇到知识点要停顿留给学生思考时间等问题,细致且中肯到位,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我们系里师资紧缺,作为系主任,夏老师很多事都亲力亲为,付出了不少努力,确实值得敬佩。”

关爱学生,师生情深,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

  关爱学生,对学生负有责任感和爱心是夏老师赢得学生们欢迎的最重要因素。他把每一位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无论大事小情,他都放在心上,特别是大四学生的就业问题。
  几年来,在毕业生择业前夕,夏老师都会深入了解学生的意愿,及时联系用人单位,帮助学生选择理想合适的就业方向,为每个同学都能找到合适的工作积极奔走,费劲心思。他记录了每一个学生的联系方式,一有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就及时通知大家。他的热诚感动了每一位同学,他的真挚温暖了每一位学生的心。他还协助车辆学院学生工作部门,积极联系,把一个又一个的汽车制造企业请到学校来,召开了一个又一个的专场招聘会。近两年来,围绕车辆工程和交通运输专业学生就业所进行的专场招聘会次数位于我校各专业专场招聘会之首。在全校大型毕业生招聘会上,也总能见到夏老师的身影,他与学生们一起去应聘,向用人单位介绍专业情况和学生表现情况。正是在像夏老师这样的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几年来,尽管大学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加,但是车辆与交通系的学生就业率始终位居全校前茅。随着就业形势越来越好,学生们不再烦乱不安,对自己的专业更加充满信心,也更加渴望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
  “我觉得夏老师从来没有歇着的时候,在每次学期课程结束前,夏老师都会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手机号码及各种联系方式,方便同学们联系。他非常欢迎学生给他打电话,即使在外地出差时也会及时接我们的电话。夏老师还经常与就了业的学长们保持联系,并把他们的联系方式告诉我们低年级的学生,让我们能够从他们那里了解到企业的实际情况。”大四学生史云鹏说道。令记者惊讶的是,夏老师还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公布在了学院的网站上,他这样做是为了同学们能够更加方便、及时地联系到他。
  谈到就业这个话题,夏老师及他的同事、学生们仿佛有说不完的故事。夏老师向记者回忆起交通系刚刚建立时第一届毕业生01交通运输专业的同学们的就业情形。那时由于交通运输专业刚建立,很多单位对这个专业及其毕业生不了解,眼看着快要毕业的学生们就业将面临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夏老师四处打电话联系汽车企业和用人单位,解释介绍专业和学生情况,为第一届毕业生们推荐、开拓就业渠道。凭借着强烈的责任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夏老师的积极努力下,北汽福田、吉利等一些就业单位认同了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北汽福田公司首先在54名毕业生中一次性试着招聘了18人。令夏老师感到欣慰的是,这些学生到了企业后,能力很强,工作表现很突出。这样学生们和交通专业的建设就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为以后同学们的就业一下子打开了门径。“无论是北汽福田还是奇瑞、江淮,我们的学生到了那里都能工作得得心应手。诚实、踏实肯干、专业知识扎实、能吃苦,是用人单位对我们学生的一致评价,这正是我们教育学生的方向,效果很好。”夏老师高兴地说道。
  此外,夏老师带领学生们搞科技创新实践和赛车研制等活动,对学生们就业也非常有利。学生们在科研实践锻炼中收获颇多,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都非常强。很多同学以创新实验内容为选题做毕业设计,效果显著。大四找工作的同学也很受用人单位青睐,甚至有的同学在大三时就被用人单位预定了。但是,也有一些学生因为参加赛车研制等创新活动占用了大量时间,平时成绩一般,考虑到成绩等因素没有被企业录取。这时,夏老师就亲自找到相关的招聘人员,向他们解释原因,推荐自己的学生,最后这些同学也都顺利实现了就业,而且工作干得也相当不错,并且怀着一份感恩的心,毕业后一直和夏老师保持着联系。
  夏老师尊重每个学生的选择,并竭尽所能去帮助他们。至今,令夏老师难忘的是学生宋海凤的事情。宋海凤是一名各方面都特别好的学生,在班上学习成绩优秀,成功考取了研究生。与此同时,他也被吉利汽车研究院录用了。挣扎过后,考虑到家庭经济困难因素,宋海凤打算放弃读研转而就业。正当他犹豫不决之际,夏老师了解到了情况,找他谈心,鼓励他读研,并积极帮助他解决困难。夏老师向院领导做了汇报,同院领导一道联系吉利汽车研究院的领导,希望他们可以让宋海凤先休学工作一年挣够学费,然后回校深造,读完研究生之后再重新回到单位工作。经过夏老师的积极努力和反复沟通,用人单位最终同意如果宋海凤工作一年后绩效考评成绩出色,就同意他回校继续深造。结果,宋海凤没有让夏老师失望,他以研究院新员工考评第一的优异成绩和出色表现获得了重新回校深造的机会,实现了读研、工作两不误。而宋海凤的情况也开创了吉利汽车公司用人的先河。那时得知这一喜讯,夏老师感到非常欣慰,心里的石头也落地了,“只有经常和学生们交流,才能发现他们哪里需要帮助。”
  夏老师不仅注重对优秀学生的培养,以便使他们更快地成长;同样,他也关注那些成绩落后的“后进生”。在夏老师看来,这些学生比优秀学生更需要关注。“大学里很多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在中学时都是非常优秀的学生,可能是多种因素造成了他们的成绩落后,但是我并不把这些同学看成是落后生,我觉得这些学生身上也有很多优点和过人之处,我接触过的一些学生就非常聪明,我们老师不能仅凭学习成绩就来评价一名同学。如果我们老师能在这些学生下滑时拉他们一把,那就可能改变他们的人生,避免他们堕落下去。他们还很年轻,很有可能走出一条不错的人生道路,这是我所希望看到的。”
  采访中,夏老师对记者动情地说:“天天跟学生在一起,感情特别深。学生们就是我的孩子,你说,自己的孩子找不好工作,我心里能不着急吗?说来惭愧,我对自己孩子的关注远没有对学生的关注多,可能是孩子在外地上学不在身边的缘故。每个孩子都是离开父母独自在外地求学,所以我觉得作为老师我有责任照顾好他们。这样做也会使我觉得,我的孩子在学校也能得到老师同样的照顾。”目前,正是大三学生面临考研与就业的选择的时候,夏老师又开始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与他们不同的指导。“对于那些成绩优异又想搞研究的学生,我鼓励他们专心考研,不要盲目贪多,做好复习计划,争取深造的机会,以后学到更多专业、前沿的知识;而对于那些成绩一般、考研存在一定风险的同学,我就给他们讲村妇和鸡蛋的故事,告诉同学们‘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要自己协调好,做好考研、就业两手准备。”
  夏怀成就是这样一位老师,真正把学生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夏老师的这份爱心与深情也深深打动着学生们的心。他为人亲和,品德好,有正义感,和学生相处的很好。在学生们眼中,他既是师者,更是慈父。一些他带过的学生甚至习惯地称他为“夏爸爸”。和夏老师一起做国家创新型实验项目的大四学生闫伟静说:“我把夏老师当成是我的父亲,要考研了,我报考了外校,感觉挺矛盾的,非常舍不得‘夏爸爸’,到了别的学校,不知道还能不能遇到这么关心学生的好老师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夏老师应该当之无愧!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夏老师为人师表、重教育人、无私奉献和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尊敬和肯定。三年来,他连续两年被评为燕山大学师德先进个人;一次被评为秦皇岛“学宪法、懂法律、做合格好公民”先进个人;2008年,被评为燕山大学“感动你我,温暖燕大”雷锋式人物。今年,他又被评为2009年度燕山大学“师德标兵”。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听到最多的、相同的一句话就是:“夏老师被推选为‘师德标兵’,当之无愧!”
  关于荣誉,夏老师看得很淡,他说:“我没想过我做的这些算是荣誉,我只觉得这是作为教师应该做的。作为一名教师,就要尽职尽责地培养学生。”从教十四年来,夏老师踏踏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他所做的远远超出了一名教师所要做的,他用全部的爱与责任践行着一名“大学教师”无尽的职责,以他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当代的雷锋精神,他不愧为一名师德高尚的好老师!

  在不知不觉中,记者和夏怀成老师的采访在愉快的氛围中已经整整进行了一个下午,夏老师的人格魅力已经深深吸引了记者。感到抱歉的是,因为记者的采访时间过长而耽误了夏老师一些其他事物的时间,但是夏老师对此并不介意。采访结束时,夏老师依旧微笑着和每一位记者握手,就像记者刚刚踏进办公室开始采访时一样,这两次握手让记者感到夏老师是那么平易近人,一下子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窗外雪下得很大,地上积了雪白的厚厚的一层。此时,记者脑海中却浮现出了去年我校第三届“感动你我,温暖燕大”雷锋人物颁奖典礼上对夏怀成老师的颁奖词,并想以此作为本文的结尾:“他内敛而饱含激情,质朴与厚重寓于行动。站在科技前沿,他将知识播撒在三尺讲台,将雷锋精神在新时代延续。一点一滴中,他成就着学生的梦想,似一缕和煦的春风,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